ARTICLE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智能物联混凝试验搅拌器规范的使用方法分享

智能物联混凝试验搅拌器规范的使用方法分享

更新时间:2025-10-24点击次数:40
  智能物联混凝试验搅拌器通过精准模拟混合、絮凝过程,优化混凝剂投加量与工艺参数,为净水工艺提供科学依据。其智能化与物联网特性,使实验更高效、数据更透明。然而,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数据失真、设备损坏或实验失败。掌握智能物联混凝试验搅拌器科学、规范的使用方法,是实现水质优化与数据互联的关键。
 

 

  一、样品与试剂装载
  将等量水样(通常1L)倒入各烧杯,置于搅拌器底座对应工位;
  根据实验设计,向各烧杯加入不同剂量的混凝剂(如PAC、FeCl?)或调节pH值;
  确保烧杯放置平稳,避免运行中倾倒。
  二、参数设定与程序编程
  选择或新建程序:
  调用预存程序(如“常规混凝”),或新建自定义程序。
  多段程序设置:
  一段(快速混合):
  转速:200-300rpm,时间:1-2分钟,促进药剂快速分散;
  二段(慢速絮凝):
  转速:40-80rpm,时间:10-20分钟,促进絮体生长;
  三段(沉降静置):
  转速:0rpm,时间:10-30分钟,观察絮体沉降性能。
  物联网设置:
  在APP或Web端绑定设备,开启远程监控与数据同步功能。
  三、正式运行与过程监控
  启动程序:
  确认所有烧杯到位,启动搅拌程序;
  观察各工位转速是否同步,有无异常振动或噪音。
  实时监控:
  通过触摸屏或手机APP查看各段运行进度与实际转速;
  记录絮体形成、大小、沉降速度等现象;
  若接pH或浊度探头,可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变化。
  四、实验结束与数据处理
  停止与静置:
  程序结束后,设备自动停机,进入沉降观察阶段;
  静置后取上清液测定浊度、COD等指标。
  数据导出与分析:
  通过U盘或网络导出实验参数与运行日志;
  结合水质数据,确定最佳混凝条件。

上一个:没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lims管理系统实施与管理要点

服务热线 028-87029778
Copyright © 2025 四川北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蜀ICP备2024086630号-2